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活着的人去祭拜死去家人的节日,但是据说2023年的清明节非常不一般,不能上坟祭祖。这有什么说法,如果是真的又是为什么呢?
一年当中有几个特定的日子是被人们公认的上坟的日子,其他时候要不就是想去没时间,要不就是家人凑不齐。大家总要去祭祖上坟,要是在清明节不能去,那什么时候可以去呢?
一、上坟的清明节
清明节是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节日,相信大家一定听过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这就是描写清明节的古诗。由此可以看出来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对亲人的哀思。
清明节是一个约定成俗的上坟的节日,对于每个地区的人来说,可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,不关距离有多远,不管回去的时候带些什么,只要人能回去上坟祭拜,对于去世的亲人是一种思念,对于乡里乡村的人是一种传承。
这天也是法定的节假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这一天为清明节,根据时间不同可能会将周末调休等放假1到3天不等。这一天也是一些单位和地方组织去祭拜一些特殊的人群的日子,比如学校会去祭拜保家卫国战争中去世的解放军烈士;公安干警会组织祭拜出任务光荣牺牲的警察同志;这都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情怀。
二、2023年这个特殊的清明节
清明节对中国人如此重要,可为什么有人说2023年的清明节是个特殊的清明节,不能去上坟呢?里头的大学问,我们好好说一下。
因为2023年在农历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,有两个2月即为闰月。什么是闰月呢?农历每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运动周期来确立的,实际上每月平均天数是29.5306天,如果乘以12个月是354.3672天。公历计数一年下来比农历多10天左右,大约3年左右就会多一个月出来。为了公历年和农历年对应工整,每隔2到3年就有一个闰月来补齐和公历的差距,这是中国特有的计时方式。
有些地方风俗说闰二月去上坟,不仅不会给去世的人带来什么好处,还会给活着的人带来霉运。当然这些都是地方风俗,现代化社会中大家已经逐渐没有去关注这些风俗。但是有些人确实因此避讳这样特殊的日子,尤其深信这些通俗说法的人,在这几天会格外注意。
三、那什么时候去合适呢?
如果你是深信不疑的人,就安排在公历的4月20日(农历三月初一)以后去祭拜。或者等农历的7月13去祭拜(月半)也是可以的。
四、正确认识寄托哀思的清明节
俗话说:人死如灯灭,一个人死了就算你给他烧再多的冥币,物品也无济于事。科学方面暂时没有另一个世界如天堂般的描述。但是人毕竟是灵长类动物,有情感需要寄托这种哀思,上坟祭拜就是人们的念想,用这种行为觉得家人还在,最起码自己不是孤身一人,也有更多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。
所以在人活着的时候,更多的陪伴,好好的享受天伦也许是大家更应该做的事情了。想到什么就去完成,不要留遗憾,不要因此悔恨终生,留着那些计划中的想法到墓前忏悔。